阿布辛貝雙神殿Abu Simbel

阿布辛貝01.jpg

阿布辛貝雙神殿Abu Simbel

古埃及最偉大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的阿布辛貝雙神殿

 

 

 

 

阿布辛貝18.JPG

早上三點半起床七點抵達,昏昏睡睡中看向窗外瞥見太陽升起

這個地方需要跟旅遊警察的車隊一起出發

(曾經有遊客被突擊隊襲擊所以現在非常的謹慎)三小時車程不停

被沙漠掩埋千年又歷經遷移,進入阿布辛貝雙神殿裡頭巨大的壁畫作,不知道震撼了多少活在現代的我們

 

 

 

阿布辛貝雙神殿02.jpg

(照片擷取自網路)

埋藏千年的阿布辛貝雙神殿

1813年3月瑞士人約翰路威格柏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喬裝成敘利亞商人,來到努比亞地區旅行

在當地人指引下探訪旁邊的小神廟,無意間在小神廟旁,發現有四座法老巨像深埋在沙中

他當時大膽的判斷這是更大的神廟,而這些大型雕像只是入口而已

歷經多年證明了當時的約翰路威格柏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是對的

 

 

 

阿布辛貝雙神殿03.jpg

雙神殿,顧名思義有兩座神殿, 一邊是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

另一邊是他最愛的老婆納菲塔莉的神殿(Nefertari)

 

 

 

阿布辛貝雙神殿04.jpg

(照片擷取自網路)

俯瞰下圍繞在阿布辛貝雙神殿的湖

曾經是尼羅河後來因為興建亞斯文水壩而形成的人工納賽爾湖(Buhayrat Nasir)

 

 

 

阿布辛貝14.JPG

比起網路上擷取的圖,那天我看到的納賽爾湖(Buhayrat Nasir)蔚藍無比

清晨的早晚溫差加上靠湖邊我覺得這邊體感溫度比其他地方低很多

 

 

 

阿布辛貝雙神殿05.jpg

阿布辛貝雙神殿位於埃及最南部近蘇丹的邊界的神廟,交通上不是非常方便

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為了宣揚自己的威嚴並威嚇努比亞敵人將神殿建在最南邊

當敵人看到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的神像便害怕得不敢進入埃及境內

鎮守門口的四尊拉姆西斯雕像高達20公尺(約6層樓高)

頭戴Nemes頭飾(傳統條紋頭飾)和代表上下埃及統一的雙皇冠,端坐於納塞湖畔俯視屬於他的大地

 

 

 

阿布辛貝19.jpg

他的腿間則是王室家族的成員們,包括母親、皇后、兒子和女兒們

雖然這些小像在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腿邊看起來嬌小無比,但他們每一個都是真人高度

(站在他們旁邊我還是太渺小..)

 

 

 

阿布辛貝雙神殿06.jpg

(圖片擷取自網路)

1960年代為避免興建的亞斯文水壩淹沒危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神殿切割為1000多塊,搬到現在的位置。

 

 

阿布辛貝雙神殿07.jpg

​神殿的入口除了坐像外,正中央是頭頂著太陽的至高無上的太陽神Ra-Horakhty

他手拉姆西斯二世信物,代表法老的力量來自太陽神

他的兩旁則是兩個淺淺的,向祂獻祭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刻

最上層還有一整排迎接朝陽的狒狒,祂們是Thoth-智慧和寫作之神,也是書吏的保護神,代表法老的智慧

 

 

 

阿布辛貝16.jpg

左二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據說在上一個地方因為西元27年的地震造成倒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沒有因為搬移而將雕像修復,保持了最自然的樣貌

 

 

 

阿布辛貝21.jpg

進入阿布辛貝神殿前最後一道可以隨心所欲拍照的戰爭牆

 

 

 

阿布辛貝15.jpg

裡頭是不能拍照,門口放了很顯眼的黃色牌子,寫著 "NO PHOTO INSIDE THE TEMPLE"

(也別嘗試偷偷拍照,裡面的當地管理員真的會把你的相機搶走,然後威脅你付錢才把相機還給你...)

 

 

 

阿布辛貝雙神殿08.jpg

(圖片擷取自網路,十九世紀David Roberts繪製 )

最先抵達的第一柱廳,祂們雙腳平行,雙手交叉於胸前,手拿權杖

牆壁上畫滿了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英勇善戰的樣子

 

 

 

阿布辛貝雙神殿09.jpg

(圖片擷取自網路,十九世紀David Roberts繪製 )

 

阿布辛貝雙神殿10.jpg

(圖片擷取自網路 ,現代照片)

在往內走盡頭會發現一間小石室

此處是阿布辛貝除了門口雕像外最為人所稱道的聖壇,也是傳說中的奇蹟「神光」的 發生地

這個小石室內僅有四位並排而坐的雕像

由右而左依序為:太陽神(Ra-Harakhty)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阿蒙神(Amun-Ra)冥神(Path)

古埃及人透過強大的天文知識及精密的建築計算,創造了人類的奇蹟- 神光: 每年2/21和10/21當陽光升起照耀大地時

它將會筆直的穿越長達61m的前廳,照耀聖壇內的三位神祇,而冥神(Path)因為是冥神,所以依舊會隱於黑暗之中

即便祂和阿蒙神緊密的並肩而坐,卻不會接收到陽光

更厲害的是這兩個日子並非隨機出現,它們分別為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及登基日,不得不佩服古埃及人的智慧

當初精密計算的生日及登基日,因為搬移有了一天的誤差(2/22和10/22)

上面兩張照片分別是十九世紀David Roberts繪製的及現代的照片

David Roberts繪製的「神光」發生地是彩色並且雕刻保存精緻

現代看到的卻是黑白及破損,有可能是畫家David Roberts隨便繪製

也有可能是後來造成的破壞,無從考證

但我覺得是後者被破壞的,從古自今有這麼多人覬覦埃及的歷史和各種宗教戰爭的侵犯

 

 

 

 

納菲塔莉的神殿Temple of Hathor

阿布辛貝雙神殿11.jpg

納菲塔莉的神殿Temple of Hathor

在埃及法老的歷史裡,皇后沒有神殿更沒有屬於自己的雕像,就算有雕像也絕對不會比法老大

然而在阿布辛貝雙神殿,一邊是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另一邊則是他最愛的老婆納菲塔莉的神殿

菲塔莉」意為「最美的女人」,她與娜芙蒂蒂Nefertiti、埃及艷后克麗奧佩托拉Cleopatra並稱為埃及三大美女

為了紀念與納菲塔莉的愛也是送給納菲塔莉的愛情獻禮

拉姆西斯二世在自己的神殿旁另建了一座獻給愛情與喜悅之神-哈托爾女神(Hathor)的神殿

入口處篆刻了「太陽神的光芒因她而照耀

神廟的門口有著六尊石像: 四尊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兩尊化身為哈托爾女神的納菲塔莉

特別的是,神廟外的六尊神像是等高並列的

皇后一般都是以小雕像的方式附著於法老的腳邊,靜靜的伴在法老的膝旁

但在這兒,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不但給了納菲塔莉一座屬於她的神廟

甚至賜予她和法老同等的高度,代表了他們的平起平坐

也顯示了納菲塔莉在法老心中的重要性與特殊性

皇后神殿內沒有戰爭場面,取而代之的是法老與皇后名字一同敬奉諸神的雕刻

和拉姆西斯神殿的英勇雕刻相比,這個神殿內的壁上處處可見無盡的溫柔

更代表了他們的形影不離的恩愛與鶼鰈情深

納菲塔莉並非僅憑著外貌而獲寵,她除了是拉姆西斯的妻子以外,同時也是他最好的政治伴侶

據傳當她仍在世之時會親自陪拉姆西斯二世出席每一場活動,甚至會親自寫信與西臺溝通進而促進和平和約的簽訂

她不像其他嬪妃僅僅是花瓶似的存在,美貌與智慧兼具的女人

可惜的是皇后妮菲塔莉40歲就過世了,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因為太愛她了

取了他們的女兒為妻(在古代法老是可以取自己的女兒為妻)

 

 

 

阿布辛貝雙神殿12.jpg

(圖片擷取自網路 )

納菲塔莉的神殿Temple of Hathor裡面也是不能拍照的,所以這張照片也是擷取自網路

仔細看這個雕刻,位於納菲塔莉的神殿神殿內的地下室房間,人們發現"燈泡"的雕刻,畫面的左邊站著一位女子

她用手托著一個氣泡狀的透明物體,這很像一只超大型"白熾燈泡"

燈泡裡捲縮著一條蛇狀物,這很像現代燈泡裡的"燈絲"

在燈泡和蛇狀物的底端有一個荷花型的蒂,這很像是一個"燈頭"

燈頭下引出一條線,這很像連通電源的"電線"

有人認為這是一朵陀圓形的花或是一只茄子。有人則認為這就是"白熾燈泡",你們覺得呢?

人類約在西元1800年發明了白熾燈泡

(差不多是文章一開始提到的1813年3月瑞士人約翰路威格柏克哈特發現阿布辛貝的年代)

然而建造於公元前1264-1244的阿布辛貝卻出現了"燈泡"雕刻,相差了3000年,這證明了什麼? 

埃及歷史太有趣了

 

 

 

阿布辛貝17.JPG

 

阿布辛貝雙神殿13.jpg

阿布辛貝雙神殿Abu Simbel是人生中必須要去的景點

山崖峭壁完美呈現法老王拉姆西斯的莊嚴偉大

能夠親眼目睹歷史課本上的故事是我莫大的榮性

令人震攝的巨大但近看每一處細節細膩到不行

加上與皇后納菲塔莉的愛情,充滿溫暖及歷史的地方,大推

 

 

 

egypt cover page 02

  埃及 ▍ 我在埃及聽故事看歷史過冬天,穿搭介紹和行程懶人包(文末有抽獎名單呦!!!!)

延伸閱讀:亞歷山大(蒙塔札宮、龐貝之柱、奎貝堡) 費來神殿撒哈拉沙漠阿布辛貝雙神殿

康孟波艾得夫Temple of Edfu路克索熱氣球開羅(吉薩金字塔區、獅身人面像)

 

 

 

別忘了follow我的     ↓↓↓instagram / facebook ↓↓↓    我們下次見

all about 156 (點下圖片就可以連結進去囉:)

 

156's 粉絲團 (雖然只有156CM,拍起照來好像有176,關於好多的穿搭故事都在這) >>>

螢幕快照 2016-09-22 下午11.46.56.png

 

156’s INSTAGRAM (媽媽看不到的這區 想自言自語什麼就自言自語什麼) >>>

螢幕快照 2016-08-28 上午12.28.59.png

arrow
arrow

    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